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,有多少才是真正有用的呢?相信很多人都收到过以106开头的短信,而频频出现的“积分兑换”短信,几乎都集中在“106”开头。
为了屏蔽这些垃圾短信,消费者只能屏蔽第106段中的短信,或者是带有关键字点等的短信。
但事实上,消费者很难屏蔽106条短信,因为来自政府部门和验证码网站的通知等大量正式信息都是通过106条短信发送的,这对消费者的工作和生活非常必要。
今日,据《上海市消保委》公众号消息,近日,上海市消保委与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、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总部经过多轮诉前沟通达成共识。
上海市消保委提出的“在发送106条短信时主动标明内容提供商实名”的要求,得到了三大运营商的积极响应。他们都承诺,对不明确或无法明确识别短信内容提供者的签名,将标注短信内容提供者的标准化企业名称(内容提供者的实名)。
据报道,三大运营商也承诺了多项改进措施。
中国移动表示,将严格审核企业资质,包括备案证明、相关负责人等信息,确保责任可追溯;并初步建立企业签名合规库,为消费者提供精准的《请勿打扰短信》服务。
中国联通表示,将利用数字技术验证签名注册与实际传输的一致性,在上线端口采用系统级认证管理模式,先注册后发送,严格审核注册接入客户的资质证书文件,同时加强数字化运营能力,引入AI技术。
中国电信表示,将强制企业签约短信并实名登记信息,建立短信内容动态检查机制,对不含退订方式的短信内容实行零容忍,并采取减速、关闭主端口等措施。
上海市消保委希望,三大运营商能够加快推进企业名称标准化标注工作,确保2025年6月底前完成所有含糊或可识别不准确签名的规范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