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去年内存市场量价齐跌,三星、美光、SK海力士三大内存巨头今年不得不改变策略,不再打价格战,利润优先,而打破国外垄断的唯一办法就是靠国内的内存芯片厂商。合肥长信被曝17nm工艺的DDR5内存条将于今年投产。
企业调查信息显示,主营存储芯片的合肥长信母公司锐力集成发生工商变更,阿里巴巴(中国)网络技术有限公司、中国东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19家新股东未披露持股比例。
本次变更完成后,瑞丽集成注册资本增至485.8亿元。但瑞丽集成上次增资后的注册资本为401.9亿元。基于此,瑞丽集成本次增资规模为83.9亿元,增长20.88%。
在获得更多资金后,国产内存今年有望提速,继续增加产能。此前有报道称,长信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实现了45000片/月和60000片/月的目标,2022年的产能目标是12万片晶圆/月,未来的产能目标是30万片晶圆/月。.
除了扩容,国产内存的技术水平也在迎头赶上。长信目前量产的主要是第一代10nm工艺10G1,实际水平应该是19nm,主要是DDR4和LPDDR4。
2020年的报告中提到了17nm以下工艺的DDR5、LPDDR5等内存的开发。这是10G3工艺,以后还会有10G5工艺。除了DDR5和LPDDR5,还会有GDDR6内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