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海底捞私自给顾客贴标签的消息在网上曝光,引发网友持续热议,登上微博热搜榜榜首。
2月24日,海底捞官方回应此事,称为了不断完善和优化顾客的个性化服务需求,店长可以在会员体系中补充顾客的个性化用餐需求(如香锅葱花、加冰柠檬水等。).
自2020年以来,该公司不断优化相关内容,明确禁止对客户的个人信息进行任何评论,如身体特征等。并于2021年1月完成全部排查整改,新增信息均须通过严格审核。
海捞尊重每一位用户的隐私,感谢您的监督和关心。我们将继续秉承为消费者带来友好、温馨、愉悦的用餐体验的初衷,不断改进和优化工作。
但从曝光的视频来看,海底捞部分门店的做法与官方所说有出入。
流出标签确实包含“体貌特征”,如“20-30岁,安静,不吃胡萝卜”、“20多岁瓜子脸嘴巴长得很好看,板栗色头发,大学生,喜欢番茄锅”、“1.68米左右,戴眼镜,长头发,圆脸型,25岁左右,喜欢在APP上投诉”。.
昨天接受采访时,客服人员表示,给客户贴标签是内部制度,不方便透露。同时,他们还表示,贴标不支持客户修改。
对于海底捞的做法,中国证券报援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的观点称,从法律角度看,如果海底捞把消费者体貌特征和个性特征贴上标签,涉嫌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;如果海底捞对贴标签的顾客采取差异化措施,涉嫌对顾客构成歧视行为;如果贴上标签在企业内部共享,涉嫌侵害消费者隐私权。
有网友表示“贴标签”无所谓。毕竟海底捞以服务出名,就是提高服务质量,不觉得被冒犯。
但也有网友觉得像商品一样被展示,心里会有芥蒂。
有网友调侃说,海底捞的回应水平一般,应该用互联网术语“用户画像”,这样大家会更容易接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