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了新的动向。3月1日,有报道称,每年中国人吃掉7亿头猪,居中国肉类消费品之首。然而,中国一直在从国外购买种猪。据央视财经纪录片《种子 种子》报道,国内最大养猪企业的实验室有批量生产的猪芯片。
有了它,在小猪刚出生就可以知道它长大后是不是一头好种猪,的每一个小细胞都充满了猪的遗传密码。基因测定可以加快种猪的选择效率,提高遗传改良的效率。利用这个基因芯片,可以确定这头猪以后长得快不快,产不产,肉好吃不好吃。
基因芯片过去是进口的,用来判断种猪的性能。吴振芳的团队花了四年时间独立开发,并将测试成本降低了90%。从1998年开始,这里进行种猪的养殖,年产50万头猪,17年培育出两个自主新品种。
近五年来,虽然我国平均每年仍需进口1万头左右的种猪,但数量不足更新需要的10%,种猪基本可以自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