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两会开幕在即。3月2日,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,全国政协委员、南科大代理副校长李晶带来了多份提案,其中他将在两会上提出“提高出生率,加快生育保障体系建设”的建议。
据了解,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。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生育的政策,但效果依然不容乐观。人口出生率不断创新低。
最近国家实行了“三胎”政策,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可以生,但是生不起。住房、教育、医疗等直接成本的上升,独生子女夫妇“421”家庭结构负担的日益加重,都挤压了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。
此外,许多女性群体认为,当今女性的高劳动参与率不足以保证就业权益,从而增加了生育的机会成本。
为了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育积极性,加快生育保障体系的建设,一是实施长期的个税减免和经济补助政策。、李晶提出了五点建议
“养孩子成本高,很多家庭都害怕。只有通过长期持久的补贴,才能真正增强生育意愿。”李晶说,建议大幅度提高生育三胎以上家庭的个税起征点,从第三胎开始向每人每月提供生育津贴,直到孩子成年。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育意愿,可以实行不同的税收减免政策和经济补贴政策。
二是大力兴建公立托幼机构,提高儿童入托率。说,我国各类托幼机构0-3岁婴幼儿的入托率仅为4.1%,交替照料非常普遍。政策要大力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,兴办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,并根据家长需求组建各种服务网络,大幅度补贴托育费,实现“关爱幼儿”,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。同时为爷爷奶奶隔代带孩子提供各种便利,包括异地随迁老人的医保报销。
三是进一步完善妇女就业权益保障。说,近年来,政府一直在不断落实保障妇女就业权益的政策,但政策在企业的落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。比如延长产假直接导致企业尽量少招女员工,甚至不招女员工,女性休假期间不发工资也停不下来,增加了企业负担,严重影响了育龄妇女就业。对此,一方面应积极推动男性陪产假等制度的落实,严厉打击损害女性就业权益的行为;另一方面,通过商业生育保险制度,由商业保险而不是企业来承担产假的主要成本,从而实现政府、企业、个人共同分担育儿成本的局面。
四是增加儿童医疗的国家投入,为个体家庭减负。认为,完善的医疗体系是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前提。6岁前的孩子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,很多器官和免疫系统都不成熟,因此更容易患很多疾病。一旦患上重大疾病,会给整个家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。建议给6岁前的孩子提供免费的重疾医疗保险,减轻家庭负担。
五是对于多子女家庭提供较高基本居住条件保障。strong调,住房成本是大中城市养育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调查显示,89%想要生三个孩子的家庭愿意换房。因此,在坚持“房住不炒”导向的同时,为三胎以上家庭提供更高的基本住房保障条件,可以有效降低抚养成本,增强生育意愿。